东西区时间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决定采用世界通行的西欧中央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并规定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为“东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6小时);而以西经7.5度为中心的西方各国采用的格林尼治时间被称为“西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1982年我国开始实行夏令时,把“东区时间”和“西区时间”分别调整为“北京时差”和“洛杉矶时差”。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全球各地交流沟通日益频繁,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依据“东区时间”或“西区时间”来调整电脑设置和时间显示,使得这两种时差概念逐渐被淘汰。今天,如果问一个外国人他所在的地区是使用“东区时间”还是“西区时间”恐怕很多老外都一头雾水了。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东部与西部存在明显的时差现象。在实行夏令时的季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时差为两个小时。不实行夏令时的时候,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与东部地区都有三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北京时差”“洛杉矶时差”这些说法依然被广泛用作比喻性词语,指代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客观的时差现象。 举个例子:小明在美国留学,他在邮件里告诉在中国的小红:“我明天到上海浦东机场,飞抵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11点30分,请接机!”小红打开机票查询,果真如此——航班起飞时间是美国太平洋时间上午9点30分,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相当于我国北京时间下午2点30分。这就是美国西海岸时间与我国大陆东部时间的差异,也就是所谓的“飞抵时间”与“当地时间”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