皟五行属什么?

孔维思孔维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中没有”崪“这个字,但是有”崒“与”崪“两个字,分别释为: 《说文·山部》:“[崪]高峻也。从山卒声。一曰石峭皃。”段玉裁注:“‘崪’或作‘崒’”; 《说文·山部》:[崪]石峭貌。从山卒声。《诗》曰:“崩高山蹶。”或作‘崒′。(见图1)

图1:《中华大典•地理典》的引证和校证 据《说文》解释来看,”崒“”崪“二字义近而相通,所以徐铉等人在重订《说文》时取了”崒“而弃了”崪“。 但是徐铉等人并没有给”崒“下新的本义。其实按照许慎的解释来说,”崒“原本指的是山石陡立的景象,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悬崖峭壁、绝壁陡崖等等。后来逐渐地借用来表示山峰陡峭的意思,如唐韩愈的《石鼓》诗云:”周宣王征戎五夷山,金石刻尽当时贤。……石鼓倘得不沦没,后人得其传可思渊。“此处”石鼓“就是由形状像鼓的石块组成的山丘(今已不存)。

至于”崪“字所代表的含义,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是,它最初出现于先秦时期的卜筮之书之中,是用来描述某种自然天象的,具体所指不详——在传世文献中未见关于这种天象的明确记载。比如《国语•周语上》中记载晋侯询问于史伯: 昔虞阏父为周陶正,虞仲之孙被封于郑,以殷民六族赐之。及武王灭商,郑国初封。 “史伯对答道: 王室必因郑而成,二王并世则郑何忧焉!” 这里说的虞阏父所受封之地,即郑国的始封地;而所谓”二王“,则是指武王与成王的两位天子。据此可知,所谓”二王并世“,当是上天的一种异象,其含义是说周王室与另一个王朝并存于世。而”崪“正是对此种景象的描述: ”虢石父欲袭卫,公曰:‘我实不能伐虢。古人有言曰,畏天之威不畏人之威。吾若伐虢,人皆谓我道君命亦不敢废,不可谓畏人也。我若弗伐,是自虚而召天罚。不如往伐之。’乃起师,以伐虢。师未至,遇夏君使杞良来赂遗,献马十匹,宝器百件……” 因为虢石父要攻打的是西虢,因此,这里的”二王“无疑就是指周平王和东虢公了。而且,根据这一章的内容可知,西周的东都尚未建成之时,东虢已被攻破,平王只得将故都迁到洛邑。

劳雨奇劳雨奇优质答主

这个“泽”字本身在《说文解字》里就有,属水;其从“从氵”的字形来源就是来自东汉许慎的《汉书·地理志》,而“从鱼”的字形则是来源于战国李斯写的《仓颉篇》。不过这里面的字形并不完全和现在一致,比如“河海浊”中的“浊”字(见上图),“从鱼”这一部分就不是现在的“浊”字中的一部分了。

另外,上面提到的这些字形的演变都是单字的字形演化历史,但是“泽”字是一个合体字。因为汉字在早期阶段是形声兼会意文字,其中一部分用来表意的部件往往同时兼具另一个作为辅音声部的功能,因此这种合体字就造成了许多字形上的矛盾现象,需要根据字义进行取舍,以保留最准确表达意义的字序排列方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