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行属于什么?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属于海河流域,虽然南有黄河故道,北有滦河和永定河,但是这两条河流对天津的影响都不算太大;而津沽大地本是沧海之水,形成于6500年前的古漳泽湖,所以从水来看,显然属于北方水土。
那为什么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着队,跟在海河后面的惊蛰、春分、谷雨,却一个个地跑到了前面呢?是不是古人把节气的顺序弄错了呢? 当然不是!这其中大有讲究。
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累积下来的产物,是遵循天地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其中蕴含了深厚的科学内涵。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受太阳和地球影响而具有周期性变化的。
以一年为例,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共有4次,分别出现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这种现象在二十四节气中分别对应“惊蛰”“芒种”“白露”和“霜降”。
每年的12月31日,太阳几乎直射点在正北方,此时为子夜时分,而一年的第一天(新年前夕)则是由南向北移动的。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中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来临了。
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随着白天的变长,“惊蛰”“春分”一个接一个到来。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到达北纬25°左右的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到可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因此“谷雨”来临了。
谷雨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往往会有“倒春寒”的现象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里的“春捂”了,因为温度有时候会突然下降很多,所以不要过早脱掉冬装换上春装哦~ 直到立夏前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才会正式进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