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生肖指什么生肖?
在古人印象中,南方是龙的世界。 汉代的《尔雅》中就有“南方蛮夷,其人穴居野处,食草木,衣葛布”的说法。而“蛮”字最早出现的也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南越也……从虫,声。” “南越”即是秦汉时期统治者对“百越族”及其地部的总称,其中的“越”字古音同“粤”,与“粤”相通,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个称谓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汉代,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南方多山,气候炎热,植物茂盛,动物多样,是龙的天地了。(关于“百越”详见笔者另篇文字)
先秦典籍中,常见“夔龙”“魍魉”“虬龙”等称谓。这些多为传说中奇异之兽,以龙为形象,但并非精怪。其中“夔”字,《汉书·地理志》中即注曰:“夔,神龟也。一足能行。”《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也提到“夔龙”,裴骃集解引汉应劭话:“夔龙,神灵之精。”可见,古人眼中的“龙”已非寻常之物,而是神奇怪异,超越寻常生命形式的神的化身了。
这种印象,应该得益于南方的丛林和江河湖海中大量存在的奇异生物。比如,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西南地区,据说曾经有“人猿相揖别”的史前人类“元谋人”,也有“夜郎自比”的典故中的夜郎国;西南的横断山脉中有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乐西土林,东南沿海有“烟波钓徒”的传说和“蓬莱仙岛”的长生祠。可以说,正是这片充满了未知与神秘区域的广袤国土,给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
于是,我们能在无数古人留下的诗句文中,找到他们对于南方的奇奇怪怪的描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海州曲》:“珊瑚丛生碧海里,蛟龙出没鱼龙会。” 海州即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宋代苏辙的《过洋州作》:“瘴云昏漠漠,野水自潺湲。物故虽多怪,人经尚罕颜。” 洋州即今陕西省汉中市。苏轼的《赠别李孟容》:“长髯拂眉绿,双眼射黄睛。腹垂半榼酒,鼻出三点青。”“三眼巨灵”指的是大熊猫。 李白《古风·其九》:“孔雀东南飞,翩翩入云中。” 云中的雀子,当然是凤凰啦! 还有《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诸沃之野……凤皇卵,民食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