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技术怎么样?
说点题外话,有赞更! 先说结论:总体世界领先,个别技术存在短板;未来展望:全面世界领先,个别技术可比肩德国(我德是我,别拉仇恨) -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高铁目前唯一可以称得上短板的是时速60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体系,这个我们在未来几年内是很难赶上去的。因为技术体制的原因,我们在高速动车组和重载货物列车两个方向上的研发制造是平行进行的,所以我们可以很直观得看到日本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能达到400+的速度,而我们最新时速最快的动车组也不过是能跑350而已。但是大家知道,我们铁路系统一直致力于煤炭、渣滓铁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所以重载货车方向的技术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迅猛。
以2017年开通运营的兰广铁路为标志,我们的重载货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欧美的部分超越——欧美直到21世纪才把重载货车作为科技攻关项目,而我们的重载货车在90年代后期就已经实现了水平对标(当时欧洲还没有多少国家建了高速铁路)。当然,我们现在的重载货车系统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的,毕竟“后发优势”这个理论在技术领域也是成立的吗,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市场空间来完善和提高自己。
除了高速货运以外,其他方面的技术我们都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甚至部分技术上还做到了碾压式超越,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再说说大家经常提到的“基建狂魔”的称号,其实我们的高铁建设与日本德国美国相比并不占什么优势,甚至有时候还会落后。比如说我们在建造新线路的时候由于受地质结构和水文条件的影响常常无法全隧穿越,而西方却在利用架桥机进行大跨径钢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方面拥有我们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的造桥机不仅可以完成300米级超长跨度钢箱梁的架设,还可以实现桥梁转体施工(类似于我们修建三峡大坝时使用的拖曳法),这种施工方式对我们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也是一种启示:我们常吐槽自己的盾构技术不行,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盾构机的掘进参数跟日本比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总之,我们当前的高铁技术虽然不弱,但是在某些方面确实也存在不足,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