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鼠不能和什么生肖?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根据在哪里呢! 相信有很多人知道十二生肖也叫做属相,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十二属相在古代的时候被叫做岁星纪年法,是古代人用来计算年份的方法。 什么是岁星纪年法,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会自转,因为公转的作用,导致地球上的人每年能够见到的恒星都不一样,而每个恒星都有着固定的星座,古人通过观察这些恒星的变动来推算年份的时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记录方法,所以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照天文历法中记录的星辰位置变化与民间传说中的十二生肖动物活跃的时间来一一匹配,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分别适应了十二地支中的一支,对应了每年的十二月。
这样算下来的话,那十二个时辰不就相当于十二个生肖了吗? 其实也没有完全准确,比如凌晨一点到三点正好是寅时,也是属于老虎时间,这时候的十二生肖属于老虎;上午七点到九点正逢辰时,这也是龙的时段,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的属相应该是属龙。 但是实际上很多说法都是将一天的开始设定为子时,也就是晚上的十点和十一点之间,按照这样的算法,一天的时间恰好是循环了一遍,每天的时间段都有对应的生肖。
那如果这样的话,早上的五点至七点刚好是卯时,这是属兔的时间,而下午的一点至三点又是属虎的时间。难道一天之内还重复一次“子鼠丑牛”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算法是不对的。 而正确的时间算法是将白天和黑夜平均分开,每个时辰均为两个小时。晚上十一点的后半个时辰属于子时,而清晨的一个小时则属于卯时,以此类推,那么正中午的时候就属于午马,而下午的一点半到三点半就属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