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的五行是什么?
“润”字是1970年由台湾佛教界创办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首度推出的新字,作为繁体印刷用字,收列于第一版“通用规范汉字表”中;2013年6月5日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将“润”列入二级字库的字内(页48)。其来源是取「人」字与「王」字各一半而成,本义是指玉的表面细润发光的样子。 其字形最早见于秦简《归田赋》,而汉代《东观汉记》已有“润字作人王”的记载,可知西汉时期「潤」字已见。 从字体构造来看,「潤」为会意字,由「人」及「王」组成。其中「人」作偏旁时通常写作「亻」或「亼」,「王」则指玉。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润」的本义是玉石表面的光泽滋润。「人」部和「玉」部的字往往有联系,例如“珍”“珠”“瑕”“玷”“玟”“珉”“珊”“琏”“瑾”“璠”“琰”等字。这些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类似“人”和“玉”的字形结构。 “人”和“玉”联合起来表示“美玉”之义。这是“润”的最基本的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润泽”“滋润”“濡润”以及一些自然现象(春雨润泽、露珠滋润)中的“润”引申指“财物”。这个意思后来写成“银”(“银子”)或者“币”(钱币)。
此外有些词语可能源自古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其中的“润”也具有明显的文化意义。例如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又名“春雷惊蛰”或“惊垫”,就是依据蛰伏的动物受到雷声震慑而起居的活动特征得来的。
五行为水
“水”是能克火的,当五行缺少了“水”时,其“火”就很难得到约束,如果五行属“火”者长期被“水”控制,其人的事业、工作、婚姻、健康等都会出麻烦。 “水”可为“木”之源泉、助长“木”之生长。同时,在“木”旺盛时,“木”又可破“土”;“木”能吸收“土”之养料。“土”有克“水”之能。在“木”旺时,“木”破“土”,“水”不能控制“火”;“火”势必旺盛、横行。“火”旺之时,遇“水”则克之;“水”衰时,“火”虽有被“水”生养之德,但仍然会无情地消耗其自身的能量。如此不断地相互生克,周而复始地维持着稳定和平衡。
五行缺水可以起一个带有水字旁的润字,润字的五行是火。可以化解五行缺水的缺漏,达到五行平衡的效果。“润”字常与水联系在一起,如“雨多物润,水广鱼肥”、“时和岁丰,泽流宇润”、“甘露所润,无不丰美”、“润物细无声”“细雨润春意”等等。
润字的含义:润,有水珠垂下、滑、使有光泽之义,带水字旁者多与水相关。如“湿润”、“润泽”、“润肤”、“粉润”、“甘言如润”、“润色”、“文润”、“泽润”、“涵润”、“晶莹润泽”、“润朗”、“荣润”等等,其表象多带有水以及水的属性的特点。如液体、流动、滑润、柔和、灵活、滋润、通泰、顺畅、恩泽、富有光泽、明丽、光亮、昌明和吉祥之意义。如由润字而派生出的“荣”和“容”字,均与“润”字拥有相同或相近之含义。“荣”字作本意解时,有木茂盛之解,引申为繁盛、昌盛、兴旺、光荣等,常带有褒义;“荣”字含有“草木”和“火”的含义,与“润”字搭配,则使“草木”得到了水和火的滋润,象征生机与活力。“容”字的本意是盛。引申有容纳、包含、宽容之义。有“海纳百川”、“虚心容纳”的含义。作容颜讲时,则含有美丽、姿容、仪容、容貌之义。因此,“润”字的引申意义当是昌明、顺和、安泰、通达、光亮、吉祥和美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