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字五行是几画?

齐春林齐春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欣欣”,《说文》写做“俽”,段玉裁注:“《释名》曰:欣,喜也。从欠,音希;《荀子》作‘歡’,其音同。” 可见,古文字的“欣”是“喜”的意思。而现代汉字的“欣”,除了表达“喜”这一层意思外,还有“慰”“畅”“茂”等含义。而且,在表“喜”义时,“欣”和“欢”是可以互用的。(详见百度百科) 由此联想到《礼记·檀弓下》“哀戚之始,本出于心,虽穷厄而必通焉”,孙希旦集解引吕祖谦语:“哀者,人之真情。戚者,事之至亲者。始于心生,自外不通者也。……若夫哀戚之情,始于心而终通于事,则所谓无根而有干矣。”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营养器官,“干”是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器官。没有根的植物不能存活,没有干的树木也会枯死。同样的道理,如果人心没有感情,那人就形同草木。 所以,古人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仁的象征,水是智的象征。有山有水,仁智并具,才能称得上是个完整的人。“欣”字由“欠”和“辛”两部分组成,“辛”就是“甘苦之辛”的“辛”,带有苦味,说明“欣”含有“劳”的意思,就像耕作、劳作那样令人感到辛苦,但最后却是快乐的。这就是“欣”的全部含义了么?似乎也不是。

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中有很多用“欣”的地方,这些意义显然不是来自于“劳”的含义。比如《庄子·秋水》:“于是焉,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这个“流”字用的是“漂流”“流淌”之“流”,而不是“流逝”“流向”之“流”,显然是有道理的——血液怎么能“向”着伤口流呢?这显然是以水来比血,以流动的液体来比喻血液的流动。

又如《战国策·齐策四》:“临淄之中七十余君,臣争臣,民争民。”这个“争”字也很有趣,是说国君太多太闹了像“争斗”那样的“争”吗?当然不是。古代的“争”字,上面是“声”不是“言”,下面是一颗点心,表示两个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所以吵了一架,这是以吵架来比喻“争”,这种“争”当然是徒劳且无意义的。

再如《墨子·鲁问》:“禹之所以劳天下者也。”这里的“劳”也是“劳累”之“劳”,指辛辛苦苦地干。以上种种,都是“欣”字所无法概括的。那么,难道古文字学家们的考证出现了什么疏忽么?我认为是没有的。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字有限,而无法把所有的意思都涵盖进去,就像现在的计算机编码一样,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码,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字符都可以用二进制来编码。所以,“欣”字只能包含一种最直观的意思,而这恰恰为它的抽象赋予了具体形象的意义。我们完全可以把其他的意思附会到“辛”或者“欠”上去。这大概也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规律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