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完了吗?
温州现在的经济状况,用一句老话形容就很恰当——腹背受敌。 前面就是浙江杭州和宁波两大经济强市,后面又是福建泉州与厦门。在贸易方面,这三个城市加起来几乎占了整个浙江省外贸的半壁江山;在经济体量上,GDP总量之和高达2.57万亿元,占全省48%;人口更是达到了1360万,占全省41.5%,可以说是浙江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最具活力、最受关注的一个区域。
对温州的影响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人力资本上看,大量的年轻劳动力随着互联网产业向杭州和宁波集聚,导致温州人才流失严重;其次,在国际贸易方面,作为全国十大外贸城市之一,出口总额近2500亿美元,其中约有2/3的产品需要经过宁波港或杭州萧山机场中转,可见外贸对两个城市的依赖度之高;最后,在其他各方面,比如交通、房地产甚至生活成本等方面,受到周边城市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正如所有现象一样,“马太效应”在周边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一方面,杭州和宁波凭借自身优势,吸收周围大量人力物力,形成更加强大的城市实力;另一方面,周围其他城市由于受“头部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发展受限。
对于温州而言,在经济发展方面,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后一种“陪跑”型的城市群,如泉州与厦门。毕竟对于杭州和宁波来说,温州和他们差距还是具有明显代差的,而跟泉州和厦门的差距则不是在几个代次之间。从现实层面来看,温州可能需要更重视这些同层次竞争对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