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色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行”?“行”在古代汉语中,有“道路”、“行动”等含义。我将五行定义为阴阳五行的运动方式——即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五行是运动的 five! 所以中医讲的五行,实际上就是五脏功能的五种运行状态(参见《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那么,颜色是什么?颜色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万物颜色归纳出来的规律——“青赤黄白黑”。这个颜色是怎么来的呢?据说与光有关的物质能反射的光线有两种,一种叫可见光,另一种叫紫外线。而肉眼所能看到的光线只占全部电磁波的极小一部分,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我们只能感受到从300纳米到700纳米波长的电磁波,称之为可见光谱。 而比可见光谱更广波段的电磁波被称为无线电波。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电磁波,只不过这种电磁波非常微弱,只有用专业的仪器才能测出来。
古人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大多数植物的嫩叶和初蕾都是碧绿的,这是由于植物细胞中的色素蛋白主要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形成的蓝色、绿色光吸收带所决定的。而当植物逐渐长大,叶绿素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红色的花青素,所以,大树的树叶就会变成浅黄色或橙色,最后变成红色。 所以,古人就根据万物生长期的颜色变化,把颜色分成了五种:青(绿色)、赤(橙色)、黄(黄色)、白(白色)、黑(黑色)。
为什么一定要分五色而不是四色或者六色呢?因为科学是讲究证据的!而最能说明问题的证据就是实验数据!所以,现代科学如果探讨色谱的问题,一定要有充分的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