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什么是少阴少阳?
这个“四象”是古人划分星空用的,与五行的关系是这样的: 太阳就是火,太阴就是水,少阴就是金,少阳就是木。这对应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四时主神:春神句芒(木)、夏神祝融(火)、秋神蓐收(金)、冬神玄冥(水)。
这四神所在的方位是这样的: 因此五行也就有了东南西北中,而四时的变化就代表了五行的生克制化,如春天木旺(生发),火弱(因为“木生火”);夏天火旺,土强(因为“火生土”);秋天金旺,水弱(因为“金生水”);冬天水旺,木弱(因为“水生木”);一年当中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点以外,还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中间节气,也就是“八节”,这八节是中气,阴阳平衡各占45度(相对今天24小时来说),所以叫做“阴阳平等”。
《论语·先进篇》里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孟子·万章下》:“于穆不已,盖曰天。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天之求也。”《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
天的性质:1、天有“于穆不已”的运动不已的品质,地的性质是“坤厚载物”。2、天之性质是生,所以孟子引用《诗经》:“维天之命,于穆不已。”3、天的性质是纯粹至善的。孟子说:“文王之德之纯。”就是赞美文王的性德,至纯而无邪。《周易·小象传》里的两卦“系辞”,是孔子阐述天地之道的精要之论。
水曰润下——水的性质是润下。《文言》:“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因为水的运动,无不朝着低处所去,永远不会往上走。君子学道的修养也是这样的,只往下面学,越学越是德业日有所进。《文言传》还说:“君子以恐惧修省。”因为水往低处流动,下无止境,好像一个可怕无底的大窟窿。人能体认这一点,引以为戒,常生恐惧之心,那就晓得时时修养省察,以成其德业。
火曰炎上——火的性质是向外向上。《文言》:“君子以自昭明德。”火的光照亮,昭明向外。君子学道的功夫,效法此德,“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明于庶物,暗于成身,不以天下之利私丈夫。”“不忧不惧,明德”光彰。
木曰曲直——木的性质是曲直,是竖立向上的、向上前发展的。《文言》:“君子以立不易方。”因为木竖立向上发展的直线的性质,所以人生处世也是处己正直,与物平直。不管处逆境或顺境,“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以立不易方,永远保持中正之道的原则。《文言》又说:“君子以明哲保身。”因为立木高长,不能不有危险之虑。君子学道就应效法此义,明哲保身,为道远大,以教后世。
金曰从革——金的性质是从革。“从”是顺从,“革”是变革的意思。这种性质含有“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人心”的意义。所以君子学道的功夫,就“以惩忿窒欲,静息内明”。因为金,人炼铸其身,可以自强不息。《文言》说:“君子以惩忿窒欲”。“以至日闭关于成”,就是到了重要的日子就关门,息心静处,以静养内德。《周易》对金德的解释,不讲自强不息,而谈惩忿窒欲。因为只有刚愎自用、好勇斗狠的人,才需要这样做。若是一般人,还是讲自强不息为好。
土曰稼穑——稼是耕种,穑是收获。土有播种生长万物的性质。《文言》:“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兼朋。”“君子以反身修德。”耕种收获,需有厚德,才能载物有成。土的性质能生长万物,所以君子学道,取其“兼爱”之道。若在有所不足时,应“反身修德”。
这就是《文言》对自然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的性质所作的详细解释。在《周易·系辞传》中,是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爱稼穑这些与五行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引申为与之相类的道德规范,作为人生的行为准则,用来教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