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是古代我国民间流传的体系化星体描述方式,它是将五大行星——木、火、土、金、水——以及太阳和月亮定义为“六曜”,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描述,应该是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合称“六曜”(因为土不会移动,所以没有列入)。 其中,水曜即现在的地球和水星,因为在古代人们无法精确测得距离,所以水星有时被划为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称为“辰星”或“商星”——因为水星在早晨出现,被称为“晨星”;而在傍晚出现的则是水曜——也就是水星。
现在知道什么是金水木火土了,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个“五”呢?这就要涉及到古人观察天象的方式了,在古代观测天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认知宇宙的方式,而水星和金星由于运行速度很快,所以经常被看作是连接大地的“天梯”,因此水星也被叫做“润下”“泉源”“沟渎”,金星则被称为“丽”。 这样,水星和金星就各占了“五行为一”中的两个位置,剩下四个位置才给其他的行星,而土行就是由它来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