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的含义五行属什么?
“何”字,是一个多义字。 《说文》释“何”:“何,天亦声。”“天”指事;《玉篇》:“何,作字。”即作为文字的意义。许慎、顾炎武等认为,“何”是“何”字的本字(参见《康熙字典·何字条》),这个解释很准确。
从字形上来看,“何”的构形很有意思,上面部分像两只手,下面部分像“人”,全字象征双手抬着一个人,这就是其本义“担当、起立”。 金文(即刻于青铜器的文字)、小篆的“何”字,均象两人擎着一根柱子。汉代的隶书,改变了金文的写法,把两个人写成了一对张开的手,这便成为了今天的“何”字。
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人们用的“荷”学,就是由“何”字变来的。“荷”的本义是“拎得起、负担得起”的意思,后来才有了“承受、承担”之义。如“负荷”、“荷重”。 再来说说五行。我国古代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中医则认为,人体也是由五脏组成的;而每一个脏腑,又分别具有金、木、水、火、土的属性。
古人把人体与五行结合起来后,发现每个季节都与一种脏腑相关联,于是又总结出“天人相应”——四季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具体说来,春季肝旺,夏季心旺,秋季肺旺,冬季肾旺。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肝火旺盛”或“心火旺盛”之类的话,就是指某个季节某脏火了,要调节一下了。
那么“何”字的五行到底属什么呢? 答案是:“何”的五行属性取决于使用的偏旁。如果以“亻”为偏旁的“何”,其五行就属木;如果以“弋”为偏旁的“何”字,其五行就属金。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木生火”,用火来冶炼金属——古代炼铁技术还不成熟,只能采取炼铜的方式冶炼金属。用木头做燃料产生高温高热,再用鼓风机来吹旺火焰,使温度达到1000℃以上,才能将铜熔化。在这个冶炼的过程中,木生火,火又熟化了金属中的杂质,起到了净化作用。“以火熔金”的过程,实际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过程。 所以无论是“何”还是“荷”,它们的五行都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