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国际金融中心吗?
不是,但是可以成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 首先明确一点——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或区域,而是泛指以金融资本流通和市场资源配置为功能的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名词的适用范围可以是广义的,甚至包括了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参与各种金融活动的个人。因此这里所说的“中心”是相对于一般地区而言,具有相对性、比较性。 一个地方能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取决于该地是否具备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或者说条件之总和能否达到一定的标准。
从长期来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的金融体系越健全,金融管制措施越合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目前公认的判断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
(一)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信设施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的各大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大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往往会阻碍资金的融通,增加资金的价格,减少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现在有了互联网这样的通信工具,一些信息能够迅速被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不可否认,交通仍然是影响一国乃至世界金融中心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 金 融组织的完善是指该国存在健全的银行体系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由于金融是一个渗透性和关联性都很强的产业部门,所以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而且还包括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清算支付系统、征信机构、保险业等在内的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
(三)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 的经济环境 一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全球化程度都影响着该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越来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也越来越迅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效的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和优化结构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