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民俗五行属什么?
易经里只有五行,没有八行、九行的说法。五行的相生相克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在易经里没有水克火的道理,也没有金生水、金克木的说法。后来战国楚人甘德所作的《周礼》中才有土、金、木、水、火五行的说法并且有了生我者和我生的观念。
到汉朝张衡作《灵宪》时有了火木金水相克的观念。而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也是汉以后才定的规矩,东汉郑玄作注的《尚书·洪范》中说“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们沿用了这个顺序还进一步规定“木生火”;到了唐代李淳风编撰的《五经正义》定下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水”的顺序直到现在还没有改变。所以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其实是后天五行。
至于民间流行的八字命理学中的五行是源于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且用阴阳五行来诠释人生命运。这种学说的源头很早很早,西汉初就有《淮南子》(公元139年)提到阴阳五行说并认为这是宇宙的构成要素和万物生生不息的原因。到东汉时代人们已经把阴阳五行用到社会人事方面去了。东汉王充著《论衡》就对阴阳五行说进行了全面的批驳。
为什么现代还有人相信阴阳五行呢?这是因为古代哲学中阴阳五行说是建立在古代科学认知水平上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模式。它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一点与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原子论”有相似之处。因此这种朴素的世界观受到了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而产生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和周易八卦等流传至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