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不征服中国?

廖晴廖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英国人发现,即使倾尽全国之力,也打不过满洲八旗兵(历史上唯一在冷兵器时代能打服满洲八旗的只有蒙古军队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而同时期的北美土著和印第安人部落战斗力更差,所以英国打算把殖民地目标转向北美。 当然,这只是个理由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英国的殖民战略发生了由陆地向海洋的转变——从开拓殖民地领土转向控制海上通道,抢占商业权益(说白了就是抢钱)。而这种转变是由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决定的。

首先就是“英西战争”(1580年至1604年)的失败。 其次便是著名的“海盗时期”(Pirate Era),这个阶段又称作“私掠许可制时期”(Privateering era)。这个时期的海盗主要目标不是殖民地,而是商船。为了对付海盗,英王查理二世于1698年颁布了《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 of 1698),规定只有本国船只才能停靠英属殖民地的港口,外国商船必须遵守这项规定。但是,由于英国本身是个内陆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这使它可以通过贸易和征税来弥补其失去的土地带来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之所以放弃扩张的想法是由于它的国力太弱,不足以同时维持大西洋与亚洲的领土。

包仡铭包仡铭优质答主

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派出自己海军最精锐的2万兵力和清政府开战,最终打的一塌糊涂,双方实力差异,恐怕没有谁能想到吧?英国人花费3年时间,先后投入60艘军舰,4000名士兵,以633人(一说496人)亡,1602人(一说2191人)伤的代价,经过80余次海战、陆战,先后攻陷了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及台湾,到达南京,最后仅以“补偿”鸦片烟价为由索取了香港,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其实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确实已经落后西方很多,但为什么清政府能与全副武装的英国打成那样呢?为什么没有被一举推翻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绿营和八旗,还有部分团练敢于同仇敌忾。

当时的绿营是清政府的主要武装力量,分布在长江以南沿江沿海地区,从人数上来说当时还有24万人,号称10余营,和当时清朝的全部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兵8万人和绿营兵24万人)近三成,规模还是很大。这些军队和英国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拼搏,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甚至有的军队直接和敌人同归于尽。

即使在天朝上国的思想被打击的支离破碎之时,清政府的军队还是誓死保护大清的疆土,直到道光22(1842)年8月时,在镇江保卫战时,年近7旬的老将军海龄,在镇江守军弹尽粮绝之后,身先士卒,与英国侵略者展开肉搏,最后以身殉职。而他的所有部下,在得知大帅已经战死后,也没有投降一个,而是与几千英国侵略者同归于尽,全部战死。

当英国人冲进他们的兵营时,发现没有一个活口,包括营内的妇女、儿童。英国人被中国军人的这股血性吓到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人会不投降的和他们拼命,英国军官在给英国下议院的报告中,曾这样说“如此顽强抵抗非中国其他任何一地所能相比,假如全中国人都这样抵抗,外国人就绝对不可能占领中国。”

即使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爱国官兵还是对侵略者发起了攻击,企图将战败后丧权辱国的政府挽救回来。可见清政府的军队已经拼尽全力了,即使在政府已经妥协投降之时,还是奋力一搏。所以当时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条自发的民族战线,清政府、爱国官兵、团练乡勇、民间武装联合起来一致抗日,使得英国根本无法扩大战争,他们没想到中国人如此难以征服,即使他们获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但也无法获得战略上的胜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