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博士进企业难吗?

尉迟琪彦尉迟琪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国内Top2本科+硕士,海外PhD, 5年前回国进入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产品研发与项目管理工作。现已经跳槽至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总部(非临床)任总监,负责整体战略制定与实施、新项目开发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有感触的是,在职业生涯中能否成功转行取决于几个因素:

1. 是否拥有足够的职业资本;

2. 选择转行的时机;

3. 正确的转行策略;

4. 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我们看看职业生涯中如何积累足够转行的“职业资本”。通常来说我们认为的能够成功转行的条件包括如下:

· 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对于所转入的职业有基本的认识;

· 多行业多职位的经历,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经历,因为前者需要具备更强的产品思维,后者需要了解更多的技术;

· 至少一项特别擅长的技能,比如写作、编程、设计……等等;

· 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人脉资源;

· 出色的沟通能力;

· 良好的抗压能力;

· 不断学习的进取心。

以上种种都需要在平时的职场中不断地累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在出国读研时选择了与本科不同的研究方向,其实也就意味着我需要在新的领域重新积累上述的各种职业资本,否则即使我拥有博士头衔,或许也无法得到转型的机会。因此建议大家即便是在本行业发展,也不要固守在本专业的岗位,不妨尝试做一些不同的工作,这样你在选择转行的时候才会底气充足。

其次来说说关于转行的时机问题。个人认为最好的时间点是你当前的工作让你感到极度不开心的时候,因为你有了转行的迫切需求,那么在下一步的谋划上你会更加积极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转行的时机并不是你跳槽的时机,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虽然是央企,薪资水平较高,但是我认为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宛如地狱一般,每天面对着无数让我讨厌的事情和人,那么我是有机会在这时候选择跳出现有的圈子吗?当然可以,但是我建议不要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决定,最好能够谋定而后动,想好下一步该如何走。

正确转行的策略非常重要。如果你已经做好了转行的准备并且找到了合适的机遇,那么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理清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想要的职业发展道路,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计划并执行。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你打算通过换行业来换薪酬的话,那么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有可能你要花费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同样的任务,收入却未必能达到原来的预期,切不可因一时的心动而盲目转行。

最后来说说心理建设的问题。无论是转行还是跳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风险存在的。

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强自我调适,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同时,多向他人沟通交流,寻求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

上官恬恬上官恬恬优质答主

不可否认,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科研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对技术掌握娴熟的科学家离开象牙塔后,不得不面临与以往科研工作完全不同的研发模式,短期内可能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是生物科学家进企业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能够把握好以下几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科研观念的转变。

首先,可以关注一些与未来生物经济息息相关的学科进展、政策变化等,做到心中有数,毕竟未来的工作重心可能就集中在这些热门领域。这样在进入相关企业后,就能够迅速上手。

其次,可以借与生物企业合作的机会,开展一些项目,或者以兼职的形式在企业浸润一段时间,体会和习惯企业的运作模式。

第三,与企业积极沟通,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将转化成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以何种形式推动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企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创造价值的。

第四,从项目负责人做起,提升组织、协调和沟通的能力。在企业从事科研工作的生物博士是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综合体,要善于和各种身份的人打交道,而不是做一个完全的脑力工作者。

最后,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接受“为毛孩子打工”这一事实。在高校中,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中往往是非常高,而且从年龄来看,科研工作者的辈分往往高于学生。但在企业则不同,一些年轻的产品经理往往掌握了项目的决定权,对于习惯了从事基础研究的博士生来说,这种转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