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五行思想是什么?
五行的基本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形式,其来源于我国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观察和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它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在《洪范》中,这四种属性分别对应着五种德行——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指的是滋润向下流动,因此与木对应的事物就包括花草树木,与土对应的事物则包括农田、建筑等;而“炎上”指的是高温干燥向上蔓延,因此与火对应的事物就包括一切高热的物体(包括你正在燃烧的烟头),与金对应的事物就是金属和锋利的刀具…… “曲直”并不是弯曲或挺直的意思,它在汉字里通常表示植物枝干弯曲、叶子舒展的样子,所以属木的不仅包括草木,还包括具有柔韧性的东西,比如竹木、钢筋、电缆等等;而“从革”表示的是改变性质或者形状来顺应外界的改变,属于金属的特性,因此与金对应的就是各种金属制品,包括你戴的金戒指。
至于“稼穑”——这个字由“田”和“甲”组成,意思是种田收获,其实也暗含了土的性质,即植物的种子和土壤接触,通过土壤的包容滋养而成长。 不过,以上这些只是五行学说初步建立的形态。
它真正丰富起来,与阴阳观念结合在一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中。当时道家为了适应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吸收了一些法家和儒家的主张,提出了“以法治国”“礼治天下”和“无为而治”的思想,而这些理论的立足点便是五行的相生相克。 《庄子·秋水》中有云:“水止不流,是为黑帝;火炎上不夜,是为赤帝;调阴阳,握金木,是为黄帝。”
这里的“水”“火”“木”便有了阴阳之分——“水”是阴水,“火”是阳火,而“木”则是阴阳相交之象,既是阳木也是阴木。 同时作者还提出,天地之间存在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叫做“恒常”。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但这种动态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所谓“周行而不殆”“无往不复”,就像太阳昼夜循环、四季交替、万物春生秋亡,都是“恒常”的体现。 在这种“恒常”的观念引导下,古人逐渐将五行与五德相联系——
水是阴水的濡润之品,得阳气上升,化而为温,这是水性阳上的表现,象征仁德; 火是阳火的光明之物,得阴气下降,晦而复明,此乃火性阴柔的表现,象征礼德; 木是阴阳相交之木,表面坚硬刚劲而内实柔软疏阔,这是阴木,象征德; 金是阴性收敛的材质,得阳性发散,削平棱角,成为器物,此为德; 土是阴阳互根的中和之品,具水火木金四性,为万物生长收藏的枢纽,自然是德。 有德的水火木金土,五行俱全,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