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理财靠谱吗?
不请自来,作为曾经的中行从业人员来回答一下。 目前中行在售的理财产品分为个人和公司两类,产品类型有净值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基金专属(代销其他渠道基金产品)、自营(银行以自己的名义购买金融产品)等几类。
1. 中行的理财产品到底靠不靠谱呢?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宽泛,我的理解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买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能不能按时按量兑付”,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中行会按照协议约定的条件进行兑现,不会出现逾期情况。但这里需要区分一个概念,即中行为客户买的理财不等于客户购买的理财,这两个概念有一定差别。比如某客户购买了1000万元的理财产品,银行以客户的这笔资金购买了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虽然最终受益人是客户,但是银行是以自身的信誉作为保证,而不是投资后的盈亏由客户直接承担。所以从理论上来讲,银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请注意!我前面说的比较笼统,没有具体说明情况,如果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造成亏损:
① 购买的理财产品发行方出现财务危机,不能偿还银行的资金;
② 购买的理财产品发行方存在违规操作,被行政处罚,甚至因此破产,银行作为代理客户投资的机构,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失(由于客户投资的本质是中行以自身信用做出担保,银行再向第三方进行投资的行为,所以本质上还是中行需对客户的投资损失承担责任)。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容忍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评估。
2. 那为什么还分那么多类型,区别大不大? 当然大,不同的产品类型针对的客户群体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预期收益率也不同。
① 净值型产品是符合国际市场惯例的产品,其特点就是每一期产品业绩公示透明,客户可随时查询到该产品这一期的价值,感受理财市场中“买卖”的实质。这类产品的客户群体一般是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知识,愿意接受市场和行业波动风险,并据此调整自身资产安排的人群。这一类通常都是银行推荐客户购买的产品,因为对银行来说,这种产品的风险低,同时业务开展也比较容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属于净值型产品,其本身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而且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
② 自营类产品是指银行以自身的名义对外投资的产品,根据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的自主投资不得超过总资产的35%,其中自有资金的投资不得超过25%。也就是说超过75%的资金应该是代客投资,也就是做代理交易的过程。相对于净值型产品,自营类产品一般起点较高,并且风险也更低一些,一般来说,年收益率维持在5%~8%之间。
③ 基金专属产品则是银行代理的其他渠道的基金产品,这一点与自营类产品类似,不同的是此类产品银行扮演的是中介的身份,按照规定,银行在销售基金产品的时候不能承诺保底利率,这也是与自营类产品最大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