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牛肉怎么烧好吃步骤?
“烂糊”是苏州人对“成熟、酥软、汤汁浓稠”的菜肴的统称,用方言读音“luan-hu”,普通话读音“làn hú”。 比如,苏帮菜里的“鲃肺汤”、“虾仁豆腐”;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湘菜中的“剁椒鱼头”等等,都是“烂糊”一类的菜。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些菜都“低卡低脂”,适合“健身和减肥”的人群食用。 不过,我认识的苏州人当中,没有一个把“烂糊”二字用于形容牛腱子肉烹制的菜肴。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烂糊”这个词在苏帮菜以外的菜系里使用频率非常高。 这让我怀疑,“烂糊”是否真的是苏州菜的专属代名词……毕竟,语言(包括汉语和其他语种)的流传和传播,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为了写这篇回答,我特意去翻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查到了“烂糊”一词的释义: “稀烂”的意思。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那“稀饭”呢?
字典里有这样一条解释: 哎哟,不错!用这个来描述酱牛肉的口感,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赶紧翻开《苏帮菜谱》(198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内部资料),找到炖牛肉那一节查看。果然!在介绍“红焖羊肉”之后,就用“烂糊”来形容炖好的牛肉了: 我查到的另一本民国时期的食谱《养小珍》中,也有“烂糊”这个词: 看来,“烂糊”是老早以前就流行于民间的称呼,而烹饪书籍(包括清代的《随园食单》)中都未收录。 以至于到现在,我去查询“烂糊”的出处时,得到的几乎都是现代汉语方面的解释。真是个神奇的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