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爪爪菜叫什么作用?
学名又叫刺儿菜、刺角 lettuce,拉丁学名 Cirsium setosum ( Willd . ) Hermb . Asteraceae ,多年生草本。长有绒毛,高度50厘米,茎上部分枝,含白色乳汁。叶互生,有尖锐刺齿,基成羽状裂片,叶柄生有稀疏的刺。
春季幼苗嫩叶可生食、作汤或炒食。嫩茎可蘸面粉后油炸食;块根可作猪饲料及淀粉原料。全草药用,止咳化痰,清热润肠。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等地。生于田边、路旁、草地。各地有栽培。
归经:苦、微辛、凉。入肝、胆、大肠三经。
功能:清热、明目、化痰、散结。治目赤肿痛、多泪、小儿痰喘、瘰疬、乳痈、疔疮、喉痹、黄疸、肠痈。
用法用量:内用煎汤,2~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小儿百日咳、肋腺炎、乳腺炎、疮痈肿毒、目赤肿痛等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治肺结核久咳:刺儿菜、马勃、桔梗、五味子,水煎服。
治沙眼:刺儿菜鲜品适量,加开水泡后代茶饮;或煎水,熏洗患眼。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刺儿菜、蒲公英、半支莲、凤仙花草根、三七草根,水煎服,每日1~2剂。
治乳腺炎、急性淋巴腺炎、淋巴腺结核、肋腺炎:刺儿菜、蒲公英、野菊花、败酱草、夏枯草、红花,水煎服。
治习惯性便秘:鲜刺儿菜捣汁,蜂蜜冲服。
治子宫脱垂,月经过多,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刺儿菜、野菊、三七草、蒲公英,煎服,每日剂。
注:同属植物有如下数种亦作中药使 用:1、黄花刺儿菜(C.kazacum Bge)。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5~60厘米,茎、叶均密被刺毛,茎生叶披针形,顶生叶2~4片,头状花多数,黄色。
2、大苞刺儿菜(C.macrolepis Kitag.):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5~70厘米,茎、叶、叶柄密被开展的硬直刺。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边缘具针刺。头状花序于茎端排列成复伞房状。
3、毛叶刺儿菜(C.yangshuicum KITAG.):多年生草本,高25~55厘米。主根深而粗壮,圆锥形。茎直立,有分枝,全部茎、叶密被硬直刺毛。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椭圆形,羽状深裂。头状花序于茎端排列成复伞房状,小型,瘦果无毛。
4、金莲刺儿菜,系由紫堇花柱(C.ficifolium)嫁接培育而成,其形态特征介于紫堇花柱与刺儿菜之间。上述4种植物的分布、药用方法与蒲公英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