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熬汤好吃?
熬汤,其实是一个烹饪手法,将食材放在水中慢慢煮,使其味道和营养充分融入汤汁当中,这样的吃法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比如大家熟知的玉米排骨汤、鸡汤等,都是通过“熬”的方式做出来的。 但很多人不太懂得如何熬汤,常常把汤煮得又腥又咸又酸。 其实只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你就能熬出好喝的汤了!
1.选好食材很重要 很多人做汤时,只放肉或者只放玉米,其实这样都不对。最好的搭配应该是:肉+骨=高汤,即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肉类(如鸡肉、猪肉、牛肉),加上富含钙、磷元素的骨头一起熬制成高汤。 高汤做好了,剩下的步骤就简单了。你只需要在汤里加入合适的食材(如蔬菜、豆制品、蛋类等),煮熟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2.温水下锅很关键 用冷水直接炖汤,容易让鱼肉、鸡肉等食材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流失到水里。而且冷水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不容易将食材炖烂。 如果一开始就用热水或开水炖汤,又会因为温度急剧升高,使得食材表面迅速收缩,内部肉质难以熟透,口感变差。 正确的做法是:用温火炖汤,即锅中水达到沸腾后,改为文火慢炖,这样做出来的菜风味更佳。
3.调味要适量 很多人在熬汤时会放很重的调味料,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入味。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在汤即将炖好时,根据味道添加适量的盐、白糖或者白醋即可。 因为在炖的过程中,调料中的香味物质会扩散到汤汁内,再经过胃酸的作用,已经被分解为更小分子的香料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如果一开始就重口味,很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 除了以上几点,还要记住一个误区:不要用塑料容器熬汤,也不要用铁锅熬汤。